图片

新浪足彩网_中国足彩在线-胜负彩推荐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哲学 > 美学 > >

文学自由的乌托邦:对网络文学的美学批评

来源::未知 | 作者:新浪足彩网_中国足彩在线-胜负彩推荐 | 本文已影响

不可否认,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化中一种时尚而又颇具争议性的文学形式。它借助现代最新传媒手段而兴起,以强势的科技背景冲击着传统的文学方式,凭借网络的权威,似乎在预示和代表着某种文学走向,以至有人以一种充满文化优越感的口吻断言:网络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落寞的当代文学终于找到了新的生长点,一场全新的文学革命不可避免地在网络时代展开了……

    网络文学在存在方式、创作模式、价值理念等方面确实给传统文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另外,作家身份网民化、创作方式交互化、文本载体数字化、传播方式网络化、接受方式机读化等形式变异,在给文学带来一些新气象的同时,也为文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课题。然而,毋庸质疑的是,网络文学也存在明显的弱点和缺失。我们从美学的视角观照网络文学,必须以平和的心态客观认识它的特质与价值,深入探究它的正面与负面效应,修正对网络文学的预期。

    自由、宽容、理解、共享,被视为网络的基本精神。“互联网的最显著特征是:它是全球的,又是个人的、交互的”[1],“在国际互联网上,没有任何一处是与我们星球的其他地方相隔离的”[2]。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其自身的开放性、全民性、共享性,造成了话语权力扩散的最大化。自由、平等、互动、随意性、民间审美意识等等,成为网络文学标志性的特质。

    网络写作的自由与随意,似乎更接近文学创作的根本,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话语权力的消解,似乎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每个网民都是潜在的作家,写作不再具有高高在上的神圣地位,“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作家的权力被无名的敲击键盘的网络作者所分享,摈弃了传统文人写作的矫情、功利与专制。他们的作品来自生活的各个层面,直抒胸臆,原汁原味,质朴清新,高贵的文学进一步平民化,大众化,从而具有了民间审美意识的品格,体现了一种向民间回流的趋势。但是这一趋势并非单纯地回到起点,而是一种彻底的开放。如果说文学在它的起源时期是口耳相传的民歌一枝独秀,其后是文人创作一脉相承,那么,在网络时代,网络为这两股激流的汇合创造了机遇,为真正的网络文学的诞生开辟了一个生长点。对于民间审美意识形态和民间文学而言,找到了一个直接展示自己的舞台,对于专业创作所代表的政治主流话语和知识精英话语而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造成发表权利的大规模扩散,使文学创作者在数量上和风格上极大地丰富和多样化了,从而使多元化的审美意识和多元化的语体风格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网络文学为下里巴人提供了向传统的以“美”和“雅”为指向的文学理念发起挑战的机会。所以,真正的网络文学应当为民间审美意识留有一席之地;真正的网络文学还应当是一个开放的范畴,能够兼容多元的文体、话语风格和审美意识,最终,在兼容之中形成属于网络这种载体自身的风格。

    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严格的运作机制,作品无须经过编辑和出版商的严格遴选,自由的发言机会使传统文学中的“个人宣讲”变成了网络文学中真正的“众声喧哗”;而匿名的注册方式则使网络写手们大大减少了社会约束,非功利的自由倾向使网络真正成为“畅所欲言”的空间,成为狂欢节上的广场;同时,互动即时的跟帖和回帖,彻底推翻了传统的话语评论体系,双向交流使作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读者的反馈,极大地调动着读者鉴赏的能动性。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一方面为文学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模式:网上创作——即时评说——网上讨论三位一体,大众参与,大众评判。一部作品在网上往往会被许多人删改,转贴,续写,最终可能面目全非甚至无法确认最初的作者,表现出一种彻底的平等、自由与互动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文学静态的文本体式,出现了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学文本形式,如超文本、合作文本、交互文本以及多媒体文本等等,这些动态的网络文本着眼点在于读者、观众的积极参与、自由发挥与即兴创造。网络文学的自由,宣告了“作家的死亡”[3],传统文学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本质上看,网络文学是一种借助网络而进行传播的无纸文学,相对传统文学而言,由于网络固有的交互性,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具有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不能就此断定网络文学就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光明的前景,更不能以此说明网络文学终将完全取代传统文学。一个富有意味的现象是某些火爆的网络作品一旦下网以传统的媒介传播,也就随之失去了在网上测览阅读时的神秘感与新奇感,问津者寥寥。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场所、无形的城市广场,居于其中的人们只是在有限的向度里发挥作用,网络文学的发展必须寻找到一个更为广阔与深厚的生存背景。网络作品离开网络,更容易暴露出其与身俱来的缺憾。

    网络的开放、自由、互动正在强化着文学两端的张力。一方面,文学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取得了质的突破,受众的阅读欲求与审美期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化的满足,而且,受众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选择权力。读者可以凭着自身的兴趣、欲求在文本与文本之间、网站与网站之间进行快速的转换,其速度是以纸为媒介的文本望尘莫及的。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另外一个方面,网络使得文化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向私人话语敞开,给文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消解了传统作家用宏大叙事手段来反映人类整体精神的方式,放弃了对日常生活进行修辞化处理的手法,转而谋求一种纯粹的精神宣泄,远离更为深刻复杂的苦难意识、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最终导致大量泡沫文学产生。扑面而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式的网恋套路,《网侠》式的侠义套路,以及宁财神的幻想套路,成了网络文学的关键词,读来读去不过是“小学生的天真,中学生的文笔,大学生的感觉”,“纵欲型”、“自恋型”以及“哗众取宠型”的文学被视为网络文学的经典范式。至于众多的网络写手,则大肆标榜写实主义,以流水帐式的方法,在BBS电子公告版自由张贴纯粹意义上的个人情感、绝对隐私乃至随意的排泄物,底蕴不足品格不高趣味低下,堪称文学垃圾,大大挫伤了我们对网络文学的信心。有人以一种幽默式的调侃口吻打了一个比方:传统文学是一个大家闺秀,很有气质很文静,但是要慢慢接近才行,而网络文学就象一个浓妆艳抹的小姐,谁都可以“亲密接触 ”……

    同时,自由的对话式交流使网络文学评论始终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浮躁的网络文学批评决定了它无法承担起文学理论指导的重任,致使网络文学进一步走向放纵化、呓语化和平面化,而网络文学的自由也成为一种缺乏精神向度的肤浅的自由。与传统文学的经典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相比,网络文学因其自由性和随意性而缺乏应有的节制和规范。一些网络写手年轻、冲动、激情、幼稚,文字犹如寂寞山沟中的野花,自生自灭;另一些网络写手由于怀着一种仇视社会的边缘心态,文字充满了病态、霉变、腐烂的气息,对网络自由精神的表述有一种矫情、虚假的因素,将网络变成了自己的日记本,文学应有的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被彻底淡化,而自我表达、娱乐则被推至主要地位。网络的特征决定了网络文学以轻快短小为主,更适合一种游戏性文体——接龙,难以产生厚实的作品,更遑论文学精品。“网络文学在艺术上还显得粗糙、随意,模式也还显得单一,它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更高需求,也就是说,在轻松之外,有时也需要沉重,也需要尖锐的心灵撞击,需要深度和精美 ”[4]。面对先天残疾和贫血,我们也就不能理解网络文学情节为何总是充满新奇、悬念和迷离,修辞为何总是反讽、戏谑和夸张,语言为何总是口水化以及一味地煽情和搞笑。网络文学有智商而缺少智慧,有情绪而缺乏情怀,与传统文学强调的耐读、讲究回味、经典性相去甚远,宛若一个只有宽度而没有高度和厚度的畸形人。网络文学转向极端的个人化世界,勾画出形色各异的私人世界,但是网络文学的内存取决于网络作者的内存,如果抹平了语言差异、情感差异和思想差异,所有的网络作者都操同一种腔调,用同一种语言和思维方式,那么,网络文学可以休矣;如果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的所谓网络文学,那将是网络的无奈,是文化的悲哀和新世纪文学的悲哀。

    在当代以消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语境下,网络文学在轰然崛起的商业流行话语面前频抛媚眼,显示了一种投降姿态,走向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矛盾状态。网络文学游离于传统之外,建立起自身的话语体系,形成独有的后现代品格,同时,为迎合读者口味,创作大多为快餐式消费性为主,缺乏人文情怀,在媚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部分网络作家在商业包装下从幕后走向前台,希望提高作品的商业价值,渴望跻身主流话语,网络文学与传统媒介联手而融入消费文化的生产线。网络文学的自由最终沦为遥远的乌托邦。

    网络文学的根本缺陷在于对待文学的态度:玩玩而已,太不把文学当回事;过分强调网络的特殊性。这必然不可能产生具有深度和历史感的作品,因为文学的自由只能产生于心灵而不是网络。

【参考文献】

    [1][2] 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60-466

    [3] 罗兰巴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 谢有顺.需要深度和精美[N].文学报,2000-04-20


新浪足彩网_中国足彩在线-胜负彩推荐